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樂至縣中和場鎮兩河村按照“低風險、有前景、可持續”的總體要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將資源要素向優勢產業聚集,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
白芷長勢良好。
發展中藥材種植 經濟效益有保障
白芷是一種藥食一體的中藥,2020年兩河村兩委結合當地地理、氣候、土質等特性,通過整理撂荒地和流轉土地開始種植白芷。
兩河村村民委員會副書記熊譚輝介紹,白芷對土壤、水源的要求不高,資陽這邊種植得少,市場前景比較好,它能夠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增收。
為了確保白芷能夠帶來穩定的經濟效益,兩河村全面考察論證后,采用了“黨建引領+集體經濟+公司”的模式,訂單化開展種植。
鎮村干部查看白芷長勢。
“我們的種植模式是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他們提供技術支持以及后期的銷售保障,所以我們種出來的白芷,不擔心它沒有銷路。出售價格則是根據當時的市場價格來進行收購,如果當年的市場不太好,我們會和他們簽訂最低保護價格。”熊譚輝說。
由于白芷病蟲害較少,管理較為簡單。2020年至今,兩河村的白芷種植面積從最初的50余畝,已擴種至如今的80余畝,曾經的撂荒地轉眼間變成了“香饃饃”。
白芷種植基地。
修建豬場收租金 綠色發展兩頭甜
除了種植業,兩河村的養殖業也是一大特色。2020年底,在中和場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兩河村整合了周邊兩個村的中省扶持精準發展資金,共同建立了一個占地20余畝的養豬場,目前年存欄量已經達到了2200余頭,每年收取的租金就超過了20萬元。
樂至縣中和場鎮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辦主任劉慶介紹,“我們是通過承租給第三方公司來運行的,大概三年簽一次合同,第一年年租金在25萬元,往后就是30萬元左右。”
同時,利用豬糞干濕分離技術,將豬糞變廢為寶,實現了綠色發展。
干濕分離后的豬糞。
“糞污通過我們干濕分離處理之后,能夠用在我們白芷種植基地,可以節約肥料使用成本,以及污水處理成本。同時,我們也能夠讓周邊老百姓參與務工,增加他們的個人收入,也增加我們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劉慶如是說。
兩河村的豬場。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如今,兩河村的集體經濟愈發強健,集體經濟收入也從最初的每年幾萬元,增長至每年約50萬元,產業涉及生豬養殖場、柑橘、青脆李、芍藥、白芷、油菜、烘干房、光伏發電等多個方面,下好下活了村級集體經濟“一盤棋”,實現了一年一個遞增,一年一個臺階的總體目標。
樂至縣中和場鎮黨委副書記謝志強告訴記者,周邊群眾每年在集體經濟務工的達到上百人,人均務工收入在6000元左右?!跋乱徊?,我們兩河村將繼續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之下,不斷開闊眼界,不斷加強管理和維護,全面發展村集體經濟,形成有規模的、可持續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全媒體記者 陳維 黃博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轉載要求:轉載之圖片、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
下載‘今日資陽’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