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資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以下簡稱資陽評協)成立,彌補了資陽長期無文藝評論團體的缺憾。就文學評論而言,該協會致力于文學評論工作與文學創作的有效對接,為推動資陽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匯聚文學評論力量。文學創作和文學評論是緊密結合的。沒有良好的文學評論環境,文學創作就容易陷入沾沾自喜的狀態。沒有繁榮的文學創作,文學評論就成了無源之水。面對當前資陽文學評論的弱化,必須結合資陽實際,找準一條既能彰顯文學創作業績又能發揮好批評作用的文學評論之路。
找準定位,把好文學評論方向盤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資陽的文學評論聲音微弱、近乎無聲。有些作家陷入自娛自樂、坐井觀天的狀態。評論家馬忠認為:“創作出了問題,首先應該檢討的就是評論,評論的失位恰恰是因為缺乏正確的理論基礎和立場?!?資陽評協的成立,標志著一群熱愛文學評論的創作者被團結了起來,為開展作家作品批評奠定了人才基礎。這就要求,必須找準文學評論的定位,把好文學評論的方向盤,那就是:以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立足資陽,面向全國,主要對本土作家作品開展批評,充分發揮文學評論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引導資陽作家作品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因此,文學評論家要多與作家交朋友,只有以真誠的姿態,才能提出真誠的批評,才能真正地打動人心。這就需要資陽評協要加強與資陽市作家協會的溝通交流,對本土作家作品進行研究分析。既可以是對萇弘、董鈞、王褒等古代圣賢的研究,也可以對劉心武、邵子南、康白情等現代作家作品進行解讀。既可以對資陽作家作品的現狀進行探討,也可以對唐俊高、歐陽明、王平中、李文凱等當代作家作品進行文本細讀。既可以對發表前的作品提出批評意見,也可以對發表后的作品進行探討。還可以劍指文學評論本身,既可以對1998年資陽成立以來的文學評論進行梳理歸納,也可以對張德明、劉仲等本土評論家的作品進行二次批評。另外,要多提攜幫助資陽的青年作家,多鼓勵、多擔待、多指導、多推薦,充分發揮文學評論引導作用。
多頭并進,推進多樣式評論發展
有人認為,文學評論可以分為學院派批評、媒介批評和作家批評三大類。目前,資陽沒有綜合性大學或文科類高校,中文專業出身從事文學評論的人較少,導致了學院派批評很少。學院派批評文章具有的理論原則是可以教育、傳播并經得起驗證的,它可以揭示文學作品的深層內涵,擴大文學作品的影響力。資陽評協主席由資陽人、西南科技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德明擔任,可以將他豐富的文學理論、嫻熟的評論技巧通過舉辦講座、課題立項、修改稿件等形式傳授給資陽本土文學評論愛好者,培養一批學院派批評人才。資陽媒體可以充分發揮媒介批評的作用,通過開設專欄,邀請評論家對資陽本土作家作品定期進行評論;與資陽評協合作,就本媒體發表的文學作品進行批評。特別是資陽新聞傳媒中心,下轄《資陽日報》、資陽電視臺、資陽廣播電臺、資陽觀察客戶端、資陽網等全媒體平臺,具有豐富的宣傳資源。資陽評協可以加強與資陽新聞傳媒中心在媒介批評、作家推薦、作品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以推動評論隊伍的發展壯大,同時提升全媒體刊登文章的質量。鑒于目前資陽作家作品整體影響力不大、文學評論人才隊伍不強等情況,作家評論應成為當前資陽文學評論的主要樣式。通過對資陽本土作家作品詳細的文本解讀,分析其優點、指出其不足、總結其特色。既可以是對某位作家的整體研究,也可以是對某部作品的詳細解讀。既可以分區域進行批評,也可以分文學體裁進行論述??傊?,法無定法,只要立場正確、言之有理。
守住底線,大是大非面前說真話
文學評論的底線,我認為就三個字:“說真話”。而敢于說真話特別是面對本土作家作品時更需要巨大的勇氣。這種勇氣表現在:在與作者交流時,敢于提出尖銳的批評;在參加作品研討會時,敢于指出其不足;在撰寫批評文章時,敢于直面利弊且筆下毫不留情。如果對方自認作品水平很高、不喜歡接受意見,那就借故離開、借故不出席,不要空坐半天只等吃“席”,成為混吃混喝之人。如果對方是灑脫之人,那不妨多說一些缺點、多交流一點看法,“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罢f真話”到底說多少,取決于評論家自身水平的高低。評論家只有仔細研讀作家作品,心中有貨、有的放矢,才可能得到原著者的理解,才可能正確分析、引導、推薦作家作品。評論家辛文巖在《文學批評應該如何“說真話”》中認為“越是思潮涌動、眾聲喧嘩,越需要文學批評敢于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表明立場;越是紛繁復雜、標準混淆,越需要文學批評敢于說真話、亮出真態度?!?/p>
興趣為要,甘于板凳要坐十年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文學評論家周思明說:“哪里沒有對文學藝術的真愛,哪里就不會有真正的文藝批評?!睆氖挛膶W評論必須自愿、出自本心的,必須正確面對文學評論不好寫、寫不好、容易得罪人、不好發表等困難。必須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拓寬視野,游歷書海。要具有明銳、獨特的眼光,“要有對文本進行探秘的勇氣與潛能;要有能力使讀者看到前所未見;有能力喚醒讀者對作品的新認知、新的感受力”。必須沉得住氣、筆耕不輟,文學評論寫了不一定都能發表,不要為發表而寫,要有正確對待投稿刊物的態度。要有才情,不斷提高評論文章的質量。好的批評文章應該是縝密嚴謹、生動細膩的,要讓人看得懂、讀得美,要展示評論家的才華。曹禺說:“寫批評文章不要概念化,評論本身也應該是優美的文章?!?/p>
吳杰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轉載要求:轉載之圖片、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
下載‘今日資陽’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